每日财经网

“大企策源”新范式!并购时代,创投机构开启一项新探索

在并购浪潮涌动的当下,创投机构正开启一项新探索。

7月4日,首届医械药科创策源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首次提出“大企策源”方法论,并系统性阐述了“大企策源”新范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创投机构与“行业龙头大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会上,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创集团首个承载“大企策源”功能的基金品牌辰耀资本正式推出,围绕大企并购、大企输出和大企孵化三种模式,陆续组建一系列基金。

“大企策源”新范式!并购时代,创投机构开启一项新探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国投公司科创总监,上海科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民表示,辰耀资本将搭建价值创造平台,有效链接政、产、学、研、资、用等各方力量,合力促成更多科创策源的“金种子”在上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围绕三大模式组建系列基金

2024年4月,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实施联合重组。重组后,上海国投公司将科创策源作为公司的三大主业之首,上海科创集团将科创策源作为集团的核心主业。据悉,上海科创集团已累计培育科创板上市公司104家。

朱民表示,当下,上海科创集团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五大信号源为关键抓手,致力于成为科创策源信号的捕捉者、科创与产业的链接者、科创策源生态的塑造者。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投股份”)作为上海科创集团的下属公司,提出了做“科创策源新范式试验田”的功能定位,并先行聚焦“大企”,探索“大企策源”新范式,并创建了“辰耀资本”品牌。

科投股份总经理秦亮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辰耀资本作为基金平台,将围绕三种模式陆续组建一系列基金。

其中,大企并购方面,第一只并购基金“辰耀新晨”已组建完成,目标总规模11亿元,并已完成了首个标的的并购交易;大企输出方面,将与龙头企业共同成立基金,剥离大企在研的产品和管线,组建独立的项目公司,共同赋能项目公司发展,做大做强后或独立上市或被大企买回;大企孵化方面,由创投机构和大企一起,围绕大企当前的管线和技术需求,承接高校和研究机构最新的科研成果,超前布局一批小企业,引领产业未来方向。

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双缺”困局

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近万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近年来,上海在细胞基因治疗、医学影像等领域涌现了多个全国乃至全球的首创产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副处长陈敦表示,上海将瞄准rRNA合成生物等新赛道,加快编制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经济等行动方案,布局开展脑机接口等前沿新技术新产品,以及通用抗体等新药物攻关,加快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

“去年7月,上海成立了22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一年来母基金吸引了一批社会资本,投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以上海科创集团为代表的本地科创投资主力军,探索形成了覆盖创新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的特色投资模式,为优质企业孵化培育和并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陈敦说。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积宗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发生深刻变革,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关键时期,核心技术的策源突破、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产业生态的强力赋能,无疑是驱动破局、赢得未来的核心关键。

然而,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其发展依然面临“双缺”困局——既缺龙头企业,对科技成果也缺定价权。

破局关键在于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生态构建的深度融合。“开展‘大企策源’,依托大企的资源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在进一步做强做大‘大企’的同时,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破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秦亮说。

朱民表示,这一科创策源新范式将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级创新,为破解行业“双缺”困局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开展“大企策源”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多方诉求,实现多方共赢。比如,大企做大规模且增强行业话语权,初创企业快速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价值跃迁,创投机构从目前“行业的赋能者”蝶变成“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以辰耀资本为例,秦亮表示,未来,该基金平台将从以下方面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实现同创共赢。一是助力政府加速产业集聚,实现规模能级跃升,打造千亿级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二是助力大企业降本、扩容,持续做强技术壁垒、做大市场份额;三是助力初创企业嫁接生态资源,缩短研发上市周期;四是助力高校院所突破“死亡之谷”桎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五是助力创投机构筛选优质项目,提升投资成功率,完成向产业资本的蝶变。

校对:姚远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这款车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

人保车险|新能源汽车充电小常识

人保车险|二手车过了户,保险怎么办?

一级市场生态已变 GP和LP都应积极调整

AI大模型“卖铲人”去年劲赚7.5亿美元,成功模式难复制

明德投资:氢能生态布局,做“接地气”的产业投资者

收益差6倍也要退!并购成2024年VC/PE退出“解药”?

开年以来收购、剥离、关停密集上演 Biotech大变局加速开启

戴世智能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广东新政15条!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拓宽创投机构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Copyright © 2024 每日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6377号-10

每日财经网是专业财经资讯网站,每日财经网专业为您提供基金、TMT、创投、精准扶贫、关注等方面的财经资讯。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